來源: 時間:2022-03-18 10:36:00 點擊量:
一、目的
規范健康教育流程、合理進行健康教育評估,確保患者及家屬能夠得到相應健康知識,積極參與醫療決策和過程,加強醫患溝通,減少醫患矛盾。
二、定義
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,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,合理利用資源,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,其以傳播健康信息為主要措施,以改善患者及家屬的健康相關行為為目標,從而達到預防疾病,促進健康,提高生活質量的最終目的。
三、具體內容
(一)教育方式
個別指導、集體講解、文字宣傳與圖片及影視資料等。
(二)教育內容
1.門診患者教育
(1)門診診療環境、就診流程;
(2)患者的權利與義務;
(3)講解相關疾病與健康知識,各種檢查、治療注意事項,用藥指
導,復診預約流程。
2.患者入院教育
(1)告知患者住院期間應享有的權利和需承擔的義務;
(2)告知患者其分管醫師和責任護士;
(3)指導患者熟悉病區的生活環境:病床、床頭呼叫器及其他常用設施的使用;
(4)告知患者醫院規章制度,住院期間不得擅自離院,未經醫師確認不得使用自購藥品等;
(5)指導患者進行標本留取、常規檢查要點及用藥常識。
3.住院期間教育
(1)評估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,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;
(2)講解診療活動的一般常識及配合要點;
(3)講解疾病的一般常識、藥物指導;
(4)心理衛生教育;
(5)介紹住院費用的查詢與告知;
(6)特殊檢查治療前的教育:告知檢查的目的、注意事項及檢查時配合要點。
4.術前教育
(1)給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的流程及需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項;
(2)講解術前準備的內容及意義;
(3)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,安慰鼓勵患者,減少恐懼心理,增強信心。
5. 術后教育
(1)給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后的注意事項,姿勢要求、引流管的保護、減輕疼痛和不適的方法、進食的時間和飲食種類、活動時間及注意事項、用藥的相關知識等;
(2)指導早期康復、功能鍛煉。
6.出院教育
(1)出院后繼續用藥方法;
(2)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;
(3)心理調節方法和重要性;
(4)預約復診時間的安排及重要性。